【雪梨】露天歌劇《卡門》


Handa Opera on Sydney Harbour是三月到四月間會在雪梨舉行的戶外歌劇節。
除了觀賞氣氛較為輕鬆,與我們一般所想像的「看歌劇」有很大的不同。搭建在海上的舞台,以及坐在觀眾席就能看見的雪梨歌劇院與港灣大橋等夜景,我想也是其魅力之一。


根據澳洲官方旅遊網站記載,Handa Opera開始於2012年,至今是第六年了。
歷來演出作品稍微幫大家整理在下面:
2012 《茶花女》
2013 《卡門》
2014 《蝴蝶夫人》
2015 《阿依達》
2016 《杜蘭朵》
2017 《卡門》

這個戶外歌劇節由 O|PERA AUSTRALI|A (硬要學人家的LOGO XD)這個歌劇公司主辦。至於為什麼叫Handa Opera 似乎是為了紀念致力在雪梨推動露天歌劇的 Haruhisa Handa博士。

官腔的基本資料介紹就到這邊。接下來用照片帶各位一起去看看實際演出的場地吧。

由於本人的相機夜拍功能並不算太強大,隨著觀劇的人潮移動的同時拍照的話大概會糊成一片。因此以下照片有部份是白天再去補拍的。



打開Google地圖,可以在雪梨歌劇院旁邊的岬角找到「Handa Opera on Sydney Harbour」這個地標,那就是露天歌劇演出的位置了。由於旁邊的植物園約在傍晚就會關門,日落後要前往演出場地就變得較為不便。那天我迷路了很久,才終於在走過新南威爾斯美術館(Art Gallery of NSW)旁的高架橋後發現要前往觀看歌劇的人潮。跟著人潮走終於順利抵達了入口。如果不想徒步的話也可以乘坐計程車或接駁公車,甚至也有水上計程車可以搭乘。



在入口驗票之後,依據不同座位區劃分的入場動線立刻人潮將人潮分散成兩邊。入夜之後走道上裝飾的燈泡亮起,在提供照明的同時也營造了好像電影裡露天晚宴的氣氛。剛剛看到的大多是爺爺奶奶,現在身邊多了不少打扮時髦的男女,即使是星期二的晚上,可能隔天還要上班,雪梨觀眾們的興致似乎也不受影響。
小小的題外話,主辦單位對於露天歌劇的觀眾並沒有任何服裝方面的要求,唯獨與服裝有關的只有提醒觀眾們要穿得保暖一點,四月的雪梨到了晚上的涼意其實滿明顯的。


來到了座位區的入口,除了指示牌清楚的告訴我們各個座位區的位置之外,也有不少服務人員走動,協助觀眾盡速找到座位。不過開演前的空檔可別只是坐在位子上滑滑手機,拍幾張遠方的歌劇院啊!右邊高台上的臨時酒吧早已高朋滿座,座位區的左右兩邊也各有供應餐食酒水的攤位,如果比較早抵達便可以在欣賞《卡門》之前,先坐在臨海的座位來個晚餐。或是購買飲料、酒類回座位,一邊看歌劇一邊小酌也是可以的。


不過看看菜單上的價位,小資背包客只能點杯果汁過過乾癮了。有時候真的會覺得酒量不好很吃虧啊!一個人出門在外連酒都不太敢碰,很怕喝醉之後睡死在荒郊野外(?)。在舞台左方還有個販售節目冊與週邊商品的小窗口,我詢問顧店的伯伯能不能翻閱節目冊之後,看到內頁有不少的照片,即使有點貴還是決定買了一本要價$25的節目冊。


終於時間來到了7:30要開演了,場內的播音系統播放了好幾次聽起來像火警警報的聲響,提醒觀眾入座。舞台的左下方與右下方分別有兩個LED跑馬燈看板,在演出的時候會打上中英文的字幕,讓觀眾可以理解用法文發音的歌劇。

沒錯!這露天歌劇有中文字幕!雖然是簡體字害我三不五時會看錯字,不過還是比看英文更快一點,瞄一眼就可以繼續認真看舞台上的演出了。都來到這裡了,如果一直看字幕不是太浪費了嗎?

舞台搭在水上,那樂團呢?交響樂團就坐在舞台的下方的空間,樂團所演奏的音樂會透過擴音喇叭播放出來。沒有看過歌劇的台北俗如我,總覺得至少樂團指揮要能夠看見台上演員在做什麼,才能讓音樂與演員的表演、歌唱配合得天衣無縫。卡門的音樂與演出卻能夠在這樣的場地完美配合,讓人覺得不可思議。好想進到舞台下面的樂池看看究竟有些什麼機關。


演出的內容實在難以言傳,要是我寫成流水帳,害各位覺得不精彩就太對不起演出團隊還有我花掉的澳幣了。不過無論是演員的唱功、舞台的燈光效果、道具的呈現都讓人驚豔!這部份就留給各位將來有一天親自見證了。


演出的中間會有30分鐘的中場休息。沒錯,現場廣播說的是30分鐘。(通常廣播宣佈的時間長度都會稍微灌水,根據我實際離開座位亂逛一圈的感覺來看至少也有20分鐘)觀眾席的燈亮起之後,除了廁所前馬上出現長長的排隊人龍,飲料及點心也重新開始販售,工作人員更是直接把移動式的攤位推到舞台前方賣起牡蠣和啤酒(如果我沒記錯的話…)。對於隻身一人前往的我來說這中場休息實在是有點漫長,好希望下半場趕快開演讓我可以早點回旅館。不過如果三五好友一起來的話,趁中場休息再去買些點心飲料,回到座位上寒暄一陣應該是很好的時間利用方式吧!





精彩的下半場結束得非常乾脆俐落,卡門與唐.荷賽那讓觀眾情緒緊繃的對手戲餘韻卻還蕩漾在夜空中。
舞台燈光再次亮起,演員們開始輪番上台謝幕。在歌劇的演出中都是禁止攝影的,不過在演員與樂團上台謝幕的時候可以拍照。至少,我拍手拍了好一陣子才發現四面八方的人都早已拿起手機猛拍。而正當我也想拿出手機留下演員們排成一排謝幕的畫面時,燈光卻暗了下來,演員們也轉身離開,我只能安慰自己最美的畫面都留在腦海裡了。

離開時也有免費接駁車或是計程車可以選擇搭乘。回到驗票的入口附近就會看到排隊的指標。如果像我一樣搭乘接駁車,就可以回到新南威爾斯美術館面前的公車站,穿過旁邊的一片綠地(晚上其實滿暗的…),再穿過看起來不像醫院的雪梨醫院中庭就會抵達Martin Place Station。我在火車站的月台遇到一名醉漢試圖跟我搭話,但是光聞到他身上濃濃的酒氣,心中就只剩「快逃!」的念頭,於是趕忙假裝自己英文超級爛,邊說著「Sorry...sorry...」邊後退遠離這位喝醉的大哥。聽朋友說雪梨晚上的治安還是不太好,所以各位看完歌劇晚歸的朋友要小心啊!




留言